42 斩草要除根
42 斩草要除根
宫慕久心想,两边都不是好惹的主,他都没少拿他们好处,手心手背都肉,今天这事站在谁那边都不好,不如落个清闲坐山观虎斗,等两家斗得差不多了,再笃笃定定地出面说说好话,和和稀泥,吃完上家再吃下家。
胡澄涵乘着马车心急火燎地赶到了现场,见汪鼎杰没什么大碍,这才放下心来。
汪鼎杰已经指挥徒弟们翻墙进院,打开了院子大门,冲了进去,将带着金银细软正准备逃走的曹月林和他的几个心腹逮个正着,绑上手脚,扔在了汪鼎杰面前。
安清帮帮主在自家地盘被洋泾帮打得鼻青眼肿,自己都被捉住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只好认栽。
汪鼎杰走上前去,亲自给黄月林松了绑。
“黄帮主,我们也算是老朋友了,上次安清帮的弟兄无理在先,我们洋泾帮以德报怨,对安清帮的弟兄也算不薄,为何你们不知好歹,定要对洋泾帮赶尽杀绝呢?大家和和气气地做生意不好吗?”汪鼎杰语重心长地说道。
“事已至此,鄙人认栽。”曹帮主沮丧不已。
“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洋泾帮自立帮以来,以和气生财为宗旨,与上海县各路好汉一直友好相处,也不希望和安清帮一直为敌。还望黄帮主将打伤我帮内弟兄的首恶交出来,交由官府按大清律法处置。”汪鼎杰大人大量,一口一个贵帮,臊得曹帮主恨不得找个地缝,一头扎进去躲起来。
“另外,还劳烦曹帮主亲往洋泾帮登门给敝帮的弟兄们道个歉,并发誓此后不与洋泾帮为敌,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汪鼎杰要彻底杀杀安清帮的威风。
黄月林虽然臊得满脸通红,但是听到汪鼎杰说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安清帮这次输得一败涂地,洋泾帮居然不乘此机会将安清帮的地盘全都占了去。江湖上大大小小的帮派打来杀去的,不就是为了多占点地盘吗?
虽然安清帮颜面扫地,但毕竟保住了安清帮在上海城里的地盘和帮产,经济上的损失并不大。
黄月林实在说不出拒绝的理由。至于杨世昌和那些个蠢货,就算他们为帮里做点牺牲吧。再说了,把他们交给官府,也算是便宜了他们,若是按照江湖规矩,那是要扔到黄浦江里喂鱼的。
“多谢汪帮主高抬贵手。”黄月林羞愧不已。
汪鼎杰见黄帮主点头应允下来,意味着一场江湖恩怨就这样轻易化解,也是很高兴。
“看来黄帮主也是爽快之人,咱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不如找个地方喝两口,一醉方休。”
说完乐呵呵地拉着黄月林往外走。
陈晓湖、朱跃峰等人看得目瞪口呆,不知道师父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汪鼎杰从头到尾都没想过要把安清帮赶尽杀绝,杀人不过头点地嘛。把事情做得太绝,惹恼了安清帮背后的漕帮就麻烦了。反正这次安清帮算是彻底栽了,上海的江湖不再有他们的地位。
胡澄涵对喝酒的事情一点兴趣都没有,赶紧组织人手去救治帮内受伤的弟兄,好在刚才双方都是用棍棒厮杀,没动刀枪,倒也没人丧命。
宫慕久见胡澄涵、汪鼎杰两个后生这么快就处理好了和安清帮的积怨,避免了更大的骚乱,而且亲自把肇事者抓到了送到衙门,官府啥事也没干,坐享其成。
“宫大人,始作俑者鄙人已经送到了官府,还望大人秉公处置,严惩那些挑起事端的混蛋。”道台衙门会客厅内,胡澄涵见左右无人,将一千两银票推到了宫慕久面前,“大东亚公司的弟兄们一时糊涂,擅自翻城墙打开城门一事,还望大人多多包涵。”
“不碍事,不碍事,事出有因,事出有因嘛。”宫慕久眉开眼笑地说道。这件事本来就是可大可小,往大里说,那是犯上作乱的死罪。往小的说,那就是几个年轻人一冲动做了点傻事,毕竟他们既没有损坏大清国的财产,又没有直接与官军对抗。
“不过,下次万万不可如此鲁莽了。否则,这让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搁嘛?”宫慕久正色说道。
“大人放心,在下今后自当严加管束公司伙计,绝对不会再犯。”胡澄涵拍着胸脯,言之凿凿地说道。
三天后,黄月林前往租界洋泾帮总部登门负荆请罪。
汪鼎杰大人大量,大度地接受了黄帮主的道歉。他唱完了红脸,胡澄涵这个奸商登场唱起了白脸,没忘了狠狠敲安清帮一笔,要求安清帮按照上次的规矩,为每位大东亚公司的受伤弟兄赔偿了一百两银子的疗伤费和误工费。
至于受伤人数嘛,胡澄涵毫不客气地报了200人。就连跑去增援途中不小心扭了脚的、械斗中被自家兄弟误伤的、救治伤员时不小心扭到腰的……统统算在安清帮的头上。
放下手头工作前去对付安清帮的弟兄,每人要了一两银子的误工费。
马车、人力车生产线、各建筑工地、运输公司、典当行停工半天造成的损失也统统地算在了安清帮的头上。
杂七杂八算起来,安清帮共赔付了将近五万两白银。
黄月林审时度势,乖乖地交出了银子。
道光二十六年发生在上海县的轰动事件就这么悄然平息了。
自从,洋泾帮取代安清帮成为了上海县帮派中的老大。
安清帮自此一蹶不振,很多成员灰心地脱离了安清帮,或从此远离江湖,或者投靠了其他帮派。
虽然洋泾帮没有去抢占安清帮的地盘,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安清帮的地盘迟早都会落到如日中天的洋泾帮手中。
上海县里各个帮派虽然对找洋人做靠山的洋泾帮嗤之以鼻,但是他们不可忽视的一个的事实是,从洋租界过来的这帮安徽佬、苏北佬爬上城墙打开城门冲进县城把江湖第一大帮派漕帮的分支安清帮打得满地找牙。
就这样,官府也没问洋泾帮的罪!
很显然,时代变了!
胡澄涵和汪鼎杰二人以为安清帮自此洗心革面,不再会与洋泾帮为敌。
事实证明,这两位现代人还是太缺乏江湖经验了,吃了两次大亏的安清帮怎么可能就此偃旗息鼓。
就算是黄月林这么想,安清帮那十几个被八十大板打得皮开肉绽发配充军的弟兄也不会这么想,还有更多的安清帮成员,也只是暂时忍气吞声罢了。
江湖上的仇杀讲究的是斩草除根,那是因为中国人有个很要命的人生哲学——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一代人报不了仇,那就儿子报,儿子报不了,那就孙子报,孙子报不了,那就孙子的孙子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直到报完仇,人生再无追求,于是咔嚓给自己一刀,一了百了。
就算是皇帝,要治哪个大臣的罪,那也是要满门抄斩的,生怕留下隐患,将来寻仇。
看看,就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都没有信心。
于是,斩草不除根就成了武侠小说里津津乐道的话题,杨过、张无忌、独臂神尼、袁承志等等等等。
颜面扫地、一蹶不振的黄月林从此天天买醉、吸大烟,不问帮务,半年后,终于在一次醉酒回家的路上,掉到一个河浜里淹死了。
黄月林之死成了上海江湖上的一个悬案,有人说是洋泾帮下的黑手,有人说是黄月林自己不慎掉入河中淹死。
不管怎么样,之前出馊主意暗算洋泾帮的二帮主杨世昌顺理成章继任了安清帮帮主一位。杨世昌被被洋泾帮绑到了官府,被痛打了40大板。好在黄月林花钱四处活动,总算没让他被判充军。
杨世昌自此对洋泾帮更加恨之入骨,一上任就将前任帮主黄月林之死这个屎盆子扣在了洋泾帮头上,发誓定会为黄月林和那些发配充军的弟兄们报仇雪恨。
若干年,死而不僵的安清帮终于再次成为了洋泾帮的大麻烦。这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汪鼎杰倒不担心什么,毕竟现在洋泾帮兵强马壮,又有洋人撑腰,连官府也忌惮三分。
这次事件后,大东亚公司员工们申请入帮的积极性大增,公司从上到下凝聚力也是大增。就连洋泾浜弟兄们的英语水平也是日进千里,嘴里时不时冒出几个英文单词,唯恐旁人不知道他们是洋泾帮的人。
